您的位置: 手游 > 新闻 > 游戏资讯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时间:2017-07-12 18:24:35
  • 编辑:四氧化三铁

每一个疯狂的天才都是矛盾综合体,享誉世界的“咋呼博士”也不例外。一方面,他的才能与生俱来。神奇的思维火花一闪,他就能制造出改变人类进程的发明;另一方面,他对可爱事物的追求又几近偏执。在追逐灵感的过程中,“咋呼”甚至用海豚的头替换了自己的头。

最近一段时间,“咋呼”对于可爱的渴望愈发强烈,以至于他大脑皮层中各个层级的心智都被疯狂与可爱占领。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童年缺失的需求、思维火花的追求,这两者间的激烈碰撞唤醒了“咋呼”的潜意识。形似软泥的他找来了沉睡在脑中的清道夫——触手精灵,精灵平时负责压制邪恶与恶作剧的思想,而这一次,黑色的触手需要吃掉每个层级可爱生物的眼球来消灭他们。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才发现这原来并不是一个心理咨询节目,也不是《飞天小女警》风格的美漫,而是一款动作类冒险游戏。游戏的主角自然是丑萌的触手怪,Flashbulb Games巧妙地将工作室的理念“思维火花”嵌入游戏主题,让《触须精灵:进入大脑》这部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娱乐本身,更进一步探讨了冲突与和解在人类情绪中的反复无常。

【触须精灵=神经元传导刺激】

触手精灵在脑内世界里张牙舞爪,上下翻飞是游戏过程中的常态。本质上,游戏的操作体验就是指哪走哪。不管是峭壁,棋子,还是菜刀,小黄鸭,那几条黑黢黢且不断延展的触须都对自己的附着能力充满着自信。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成功过关,抵达大脑皮层的触须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经元传导脑内信号的过程。Flashbulb曾说过游戏的创意脱胎于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还记得生物书插图里记载着童年阴影的神经元形象,和这位触手小黑如出一辙,这样我们也能够为原本稍显奇幻的故事结构找到科学的理论基础。换句话说,这次小黑的任务既可以看成是消灭披着“可爱”外皮的凶恶生物,也是为了将博士的思维火花顺利传导而进行的神经疏通。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其貌不扬的潜意识是触手精灵可靠的帮手,虽然他囫囵吞枣的音效透露着几分憨傻,但是这滩软泥恰恰是“咋呼博士”思维精华的一部分。他对“咋呼”脑内蕴含的情绪层次了如指掌,还会适时地为我们提供下一关的基础情报。

在每一次触须小黑被“可爱”生物揍得满头是包,回炉重造后,它也及时地为你提供了丰富的装备,属性以及技术支持。当然,这些加强功能价格不菲,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游戏内金币进行采购,或许就是通过对全球各地玩家的有偿服务,“潜意识”才能在封闭的脑内空间找到办法将自己的头毛染成金色。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触须小黑的行进轨迹既可以豪放不羁,也可以步步为营。因为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会意外地发现触须能够触及的范围比我们想象中的远的多,触屏的反应速度很快,这些都是有利于游戏操作与思路拓展的有利因素。

选择多样化的动作类游戏自然会有操作上的分别。触须行进路线不唯一,行进过程的流畅程度取决于操控者,包括在面对主动攻击我们的“小可爱”时,我们可以龟缩一方,伺机夺取对方眼珠;也可以直面枪林弹雨,用秦王绕柱般的走位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LowPoly低多边形】

“轻度玩家们对游戏的画面要求更高,核心玩家则更重于游戏本身带来的游戏性。”换个角度理解,这条被许多人认可的常识突出了现代游戏的两个关键要素——游戏性与画面感。

看到《触须精灵:进入大脑》里云层,针刺,棋盘与峭壁等建筑的设计,许多朋友在推荐这款游戏时都会谈到自己对游戏画面十分青睐,也会将其与另外几部如《纸狐》、《Pathos》的纸面游戏与建筑游戏相比较。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低多边形的模型应用是这类游戏的共通点,也是在手机平台上愈发流行的画面设计。低多边形具体指的是我们在设计人物与场景时所采用的多边形数量尽量减少(里面包含着用多边形组合来趋近形象的极限思想)。这样一来,观众能很轻易地分辨出这是游戏或卡通画面,人物,建筑,环境也都离真实相较甚远。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受制于手机硬件,许多大厂商在主机平台上所追求的真实、还原的画面在移动端难以实现。这也让行业领军者们开始重新思考游戏美术,并试着放下障碍,不再认为真实的角色和环境是唯一让游戏美术更上一层楼的方法。事实上,EA和育碧就曾为理解这一点交了不少学费。

而用低多边形的建模将容量与成本降低,制作出游戏质量也参差不齐,一方面“唯美清新”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另一方面不少游戏的趣味性有限,成为了美丽的鸡肋。更有甚者,纸面包裹简陋到画面都难以让人接受,最终成为了低成本的废弃品。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让人庆幸的是,《触须精灵》在这一点上摆脱了“三分钟抛弃”的快消命运。而在低模化的同时,游戏的光照效果和阴影的过渡处可圈可点,更重要的是游戏运行流畅,操作体验很好。3D的视角转换不得不提。在触须小黑翻山越岭的过程中,遭遇低空棋盘或远端山谷后,由正面向侧面的视角切换自然,4.8寸屏幕也会给人代入感。但是,视角切换后的视野缩小以及操作的不便也会给人带来麻烦。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视角下的同一路径,就像是两个关卡。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最初由弗洛伊德在在1923年的《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这位为大众熟知的心理学家的诸多理论都被现代心理学所摒弃,但是Ego,SuperEgo与Self的名称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根据Fuhouzhi在知乎上直白清晰的阐释:本我是让人活下去的力量,它是吃喝玩乐繁衍后代的动力,但它不考虑实际情况;超我是让人适应社会的力量,它有道德感、法律意识、经常和本我打架,它同样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的要“制裁”你;自我则是夹在本我-超我-现实三者中间的调停人。

“我是谁”一直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本我、超我以及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融合的过程。蒙昧时期的我们自然是由着性子,哭笑自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迷惑恐惧,在接触现实的种种规范后形成超我,而理性占据上风后,不感性的判断又会让人内疚,后悔。在反复的挣扎与磨合中,自我才会真正显露出来。与天梯中的高低层级不同的是,这其实是三位一体关系,无论哪一方变化,我们的自我都会随之偏离。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好了,让我们回到那个海豚脸的咋呼博士。“咋呼博士”的大脑层级包含了以上三种概念,自我为第一关,超我为中间关卡,最后游戏回归本我与超级本我。但是在这中间我们发现游戏还包含了其他的层级的情绪,偏执恐惧,欲望羞耻,甚至抛离人性。

对于可爱的追求让潜意识里的理性苏醒,阻止这样浪费生产力的事情发生,但是身为“人”的咋呼博士所具有的复杂情绪与却需要由触手精灵一个个矫正消除,这事实上就是把一个“发明可爱的机器”重新变成“人”的过程。

【闹剧】

未来是你的,邓肯拥抱着首进总决赛的詹姆斯并摸了摸他的头。

未来是你的,厂商、媒体与制作人们微笑着看着移动端游戏。

平心而论,《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是一款出色的游戏,除了操作性与音效都达标外,从主题上还能引人思考少许。但是移动端市场的棋盘中充满了“咋呼博士”脑中的针刺,菜刀与可爱的小生物,遭遇这些,而我们却无法像触手小黑那样强力,迅捷。

今日分享《触须精灵:进入大脑》消灭可爱从吞噬眼球做起

恍恍惚惚中,潜意识站在一旁,柔软的躯体左右摇晃,沉吟了半天才含含糊糊地说出一句:“嘿!触手小黑,未来是你的!”

相关内容

触须精灵:进入大脑 动作解谜手游

类型:休闲益智 厂商: 语言:中文 大小:63.07MB 标签:休闲冒险好玩
7.7
已有37人评分 您还未评分!
苹果版

3DM公众号

手机上浏览

类似游戏 更多+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